幸運能在五月的時候到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進行植物調查
簡單記錄一下所見所聞
|
東沙島南岸星軌
|
我們從台灣出發,經歷18個小時的航行,終於抵達遠得要命的東沙島。島上基本上皆為軍事管制區,主要由海巡署東南沙指揮部駐紮,同時有海軍陸戰隊等單位駐守。除了軍人,其他僅有研究人員與相關建造承包廠商可以登島。因為島上資源缺乏且戰略位置重要,目前沒有開放觀光。
島上主要植物包含草海桐、林投、葛塔德木、海人樹、海馬齒等等。為典型島嶼植群組成類型。因為東沙島距離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較近,有一些植物是台灣本島沒有分布的,例如:橙花破布子、海人樹、亞州濱棗、
葛塔德木、檄樹、止宮樹。
|
橙花破布子 |
在島上待一個月的時間裡,調查了50幾個樣區,將試著用這次調查的資料跟過去研究的資料作比較。調查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很有趣的植物,像是沙生馬齒莧,從過去小島採集歷史跟報告發現,沙生馬齒莧的模式標本(發表物種時需要有一份引證標本,供後續研究對照)是C. H. Wilford於1831年在東沙島採集的,並且在1851年由Hance發表成「沙生馬齒莧」。因此東沙島即為沙生馬齒莧的模式標本產地。在島上的沙生馬齒莧都長在跑道的縫隙裡面,接近夏天時開出黃色的小小花,如果沒仔細看,很容易會忽略掉。
|
沙生馬齒莧的花 |
除了陸地上的植物之外,東沙島還有非常豐富的海草種類,包含:圓葉水絲草、鋸齒葉水絲草、泰來草、卵葉鹽草、水韭菜。陸地上的植物調查完之後,我們就開始進行水草的拍攝工作,在海裡拍照跟陸地上拍照有完全不同的體驗,要一邊抵抗水流,一邊試著對焦在小小的水草上面,簡直是一場災難,一片葉子都要花很久才能拍成功。
東沙廣大的海草床也成為其他海中生物的樂園,例如最有特色的檸檬鯊,常常走在岸邊就可以看到檸檬鯊幼鯊沿著海岸附近游來游去,而且完全沒有電影裡面鯊魚恐怖噬血的氣質,很憨,很怕人,如果走路比較大聲,馬上就會嚇跑。
|
泰來草的海草床
|
|
檸檬鯊本人,很憨 |
在島上的生活非常不容易,訊號基本上可以算是不通的,看一張FB的圖片大概要跑10分鐘左右,然後基本上不用想要看youtube影片了。而且島上全部都是軍人,沒有任何商店,只能去一間不一定會開的福利社,福利社裡面還只有賣飲料跟泡麵。在島上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一個月,作息都是跟著部隊餐廳的時間,每天早睡早起,導致剛回台灣的時候超級不習慣。不過在島上的風景真的很美,每天看著夕陽;看著雲的變化,也讓我覺得在島上的生活特別放鬆。
|
傍晚海面映上夕陽的顏色 |
一個月的時間也有一些有趣的事情,可能是基於禮貌,走在路上常常有不認識的官兵跟我問「長官好」,一開始很不習慣會很尷尬的點頭,後來習慣了就很自然的跟他們問好。另外一件事情是上面提到不一定會開的福利社,每次只要聽說那天福利社有開,大概半個小時前就會有一堆人在門口排隊,然後一開門大家就非常興奮,每個人進去都是一箱一箱搬,每個人出來都像從好事多出來一樣,根本東沙好事多。島上因為軍人多,基本上都是男生,最多女生的單位就是我們研究站,疫情之前會有其他國家的研究生來做研究,聽說有女生的話,那天會超多官兵「路過」我們研究站,可能在島上看來看去都是同一批人,偶爾來個不一樣的人都會想來看個不一樣的面孔。
|
從飛機上俯瞰東沙環礁外圍 |
第一次去東沙島是坐船,非常痛苦,下船之後在陸地上大概還暈了兩天左右,無時無刻都覺得地板在晃。第二次就是坐飛機去了,在疫情無法出國的情況,很珍惜每次坐飛機的機會。當飛機飛到東沙島上空時,從窗戶望下看湛藍的海面上,東沙環礁就像是戒指一樣鑲嵌其中,想到美麗的環礁提供許多生物棲息,海中有海草床、珊瑚、魚群等等,就覺得自己很幸運能身處其中,感受海洋的廣闊,以及探索海洋的神秘。
在東沙大概是我第一次真的在開放水域游泳,其實一開始還滿緊張的,特別是遇到海床陷落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游出岸邊大約50m的地方,遇到一個陷落,水深從不到1.5m突然變成超過5m,頓時有點害怕,怕底下會有流什麼的,但還是鼓起勇氣再往外游一點點,因為水深的關係,能見度不是非常好,這時眼前突然出現一個超級巨大的黃色物體。再往前游一點才發現是一個直徑超過5m的巨大珊瑚,浮在珊瑚的上方,會打從心底的感覺到自己的渺小,有很多魚群在珊瑚附近覓食,整個看起來超像一座海底公寓,珊瑚提供其他生物躲藏與覓食的處所。
|
看到遠處的珊瑚心裡其實有點緊張 |
東沙島的沙灘很美,白色的貝殼碎屑被海浪不斷拍打而磨成細沙,沙的顏色還會隨著天色的變換而有所改變。不過如同所有的海岸線一樣都會有海洋垃圾隨著浪流漂上岸,美麗的沙灘總是有海洋垃圾的身影就覺得我們還是不停在傷害孕育我們的海洋,島上官兵定期會有淨灘活動,但遠不及海洋垃圾堆積的速度。或許要直接從源頭也就是我們的垃圾處理改變,做好垃圾分類與管理,才能改變海中充滿海洋廢棄物,沒有一片乾淨沙灘的可悲現狀。
|
白色的沙灘,黑黑的東西是枯掉的海草被沖上岸 |
我其實大部分都還是在山上活動,主要的研究區域也都是在海拔超過3000m的地區,這是我第一次在海島生活這麼長的時間。對我來說是很不一樣的體驗,也在研究站認識許多不同領域的研究團隊,彼此討論研究的內容,在生活上互相幫忙,留下很深刻的經驗,也讓我對海洋開始好奇。人家都會說我們對海洋的研究相比陸地上來說是非常少的,希望未來能多點一些技能樹像是潛水或是有關於海洋的一些技術,讓我能探索更多的世界。
|
漲潮時的小潟湖口水流很強,不撐著會被沖走 |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