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十大功勞與追分的故事
阿里山十大功勞與追分的故事
前言
前陣子是阿里山十大功勞的花季,應老師所託,回山上特別拍了一些阿里山十大功勞的照片,因此想說來查一下阿里山十大功勞的基本介紹跟一些小故事,沒想到有如此多有趣的地方,特別是從學名可以發現早田文藏當時發表時的模式標本採集地彩蛋,不過可能要看到更多正式文獻資料才能進一步驗證我寫的是否正確,這篇文章就當一個待驗證的紀錄。
阿里山十大功勞基本介紹
學名:Mahonia oiwakensis Hayata
和名:ニイタカヒイラギナンテン (不確定,有誤請指正)
屬於小檗科十大功勞屬植物
為台灣原生種,生於全島中高海拔山區。為灌木,植株高1 - 3 m 左右。葉為一回羽狀複葉,葉長橢圓,具12 - 20對無柄小葉,葉面為暗綠色,葉背為黃綠色,小葉緣具刺鋸齒,革質。花為總狀花序,金黃色,花期8 - 11月份。果為漿果,成熟時為暗藍紫色至黑色,披白粉。
可作為藥用植物,全株皆可使用,具有清熱解毒、消炎等效果。
神秘的模式標本採集地
首先簡單提一下什麼是模式標本,模式標本就是分類學者在發表新物種時,是依據此份標本描述新物種的形態特徵,並且需要妥善保存,以提供後人在對分類或物種鑑定有疑慮時,可供驗證與參考用。
那我們從過去文獻中對於阿里山十大功勞的描述可以知道早田文藏是1916年在一個叫做追分(oiwake,おいわけ)的地方第一次採集得到,並且在學名中的種小名也用了oiwake字首,形容這是一個新的從おいわけ這個地方發現的十大功勞屬植物。這時候我心中充滿懷疑,我們熟知的追分不是在台中的平地嗎? 平地為何會有生長在中海拔山區的阿里山十大功勞,也因此我開始探究追分(oiwake,おいわけ)這個地名在日治時期是否指得同是現今台中的追分。
追分(oiwake,おいわけ)
追分(oiwake,おいわけ)在日文中意思為分歧的路,如同台中大肚的追分火車站,為西部縱貫鐵路經此時路線開始分歧,一路沿海線開往彰化,另一路則為山線,故此地命名為追分。在日本同樣有追分的地名,也有追分駅,都是相同的意思,而且整個日本還有好幾個追分。
代表在當時的台灣可能也同樣有好幾個地方同樣叫做追分,因此我直接上網搜尋"追分 日治時期 高山",在太魯閣國家公園的網頁中發現了一則介紹中橫公路與合歡越嶺道的故事,中間有提及追分這個地名,就繼續追查"合歡越嶺道 追分",跳出了很多資料,以下為我看了幾篇資料之後的簡單整理。
合歡越嶺道
1896年台灣剛割讓給日本,日本為至太魯閣地區開發豐富的礦石資源,但因為種族與利益衝突,爆發新城事件,日本人因不熟悉山勢而多次吞敗,在之後的幾年中採剛柔並濟的措施持續深入太魯閣山區。直到1906年爆發威里事件,花蓮港支廳長等30多名日本人被殺害,之後政府便派軍隊強力鎮壓與砲擊太魯閣地區,日本人與當地原住民激烈的抗戰由此而生。在1914年,佐久間佐馬太發動了太魯閣番討伐戰,可以說是對原住民最大的討伐行動,展開陸海空多達二萬多人的軍事行動,同時開闢了從埔里經霧社至合歡山,到達天祥的警備道路,從東西進行夾擊,歷時二個多月才完全掌控局勢,控制太魯閣地區的原住民,而此警備道也作為日後合歡越嶺道前身。
1933年,經歷一段時間較少大型衝突的時期,政府有鑑於太魯閣地區豐富的高山與峽谷地形,故著手修建合歡越嶺道,東段同年於卡拉寶開工,依序建築畢錄、關原與合歡駐在所,西段則於1934年於追分開工,於同年底完成東西段銜接工作,打通合歡越嶺道路。供健行者可由見晴(清境農場)、追分(翠峰)、櫻峰、合歡山(昆陽)、佐久間峠(武嶺)、石門(合歡山莊)、北合歡鞍部(大禹嶺)、關原、畢祿、卡拉寶等休息站與駐在所到達天祥出太魯閣。
追分就是現今的翠峰,海拔約2,300 m,1914年討伐軍將此做為指揮部,此地為前往櫻峰與合歡山的前哨站,設有追分駐在所,並有另一路線可通往梨山。在戰事結束後也為登山健行者的重要休息地,同時為濁水溪與大甲溪分水嶺。在今日多已變為柏油路面或埋沒於荒煙蔓草中,站在翠峰停車場時,或許可以思考當時的戰火蔓延抑或登山者的歡笑言語,或許會有一種穿越時空的感覺。
早田文藏、追分、阿里山十大功勞
1916年早田文藏即發表阿里山十大功勞,表示他幾乎是在1914年討伐戰爭剛結束時即前往合歡越嶺道路上採集並研究植物,且在海拔2,300 m 左右的追分採集得到阿里山十大功勞,這就說明他應非在台中大肚的追分發現阿里山十大功勞,而是在現今的翠峰一帶,並且他將其種小名命名為oiwake(追分)。一直非常敬佩當時的植物分類學者及博物學家,如早田文藏、森丑之助、鹿野忠雄,他們常常在很早期就深入原住民部落及台灣深遠的高山上,非常辛苦的將植物採集、分類並壓製成標本保存,我們今天才能從一個植物身上發現如此有趣的故事及歷史,就像當年我站在大水窟山屋旁的石階遺址,遙想當年鹿野忠雄冒著被布農族人攻擊的風險,進到中央山脈八通關深處進行研究與登山,也感念當時原住民遭受日本人侵略奮力抵抗的犧牲,在台灣的高山上總是充滿歷史的痕跡與值得我們深入了解的過去,就像阿里山十大功勞的種小名一樣或許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其中藏著如此令人著迷的故事。
參考資料
張坤城、程怡嘉 (2020) 以阿里山之名植物圖誌。農委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嘉義市。
http://blog.udn.com/boxkeeper/108613910
https://www.travelking.com.tw/tourguide/scenery1428.html
https://liparis.pixnet.net/blog/post/141080-mahonia-oiwakensis-hayata-%E9%98%BF%E9%87%8C%E5%B1%B1%E5%8D%81%E5%A4%A7%E5%8A%9F%E5%8B%9E
http://kplant.biodiv.tw/%E9%98%BF%E9%87%8C%E5%B1%B1%E5%8D%81%E5%A4%A7%E5%8A%9F%E5%8B%9E/%E9%98%BF%E9%87%8C%E5%B1%B1%E5%8D%81%E5%A4%A7%E5%8A%9F%E5%8B%9E.htm\
https://www.taroko.gov.tw/zh-tw/History/AgedTrails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