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島上的原住民及生物
蘭嶼島上的原住民及生物
俯瞰開元港 |
蘭嶼舊時稱紅頭嶼,是台灣東南方的一個小島,島上多為達悟族人,島上因為氣候以及海洋的島嶼物種隔離效應發展出許多有別於台灣本島的自然生物資源,而達悟族人一直以來都在利用自然資源方面做合理及有限度的使用,使島上至今仍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李政諦,2010)。希望透過文獻蒐集,了解達悟族人是如何使用蘭嶼島上自然生物資源,並能使其永續發展。
潮濕的熱帶季風雨林 |
在食方面,達悟族人比較重視耕種及捕魚,狩獵較不重視,耕種的作物有水芋、山芋、地瓜、小米、胡瓜、南瓜、橘子、鳳梨、木瓜、椰子、薑和檳榔等植物,而在魚的方面則分為顏色灰綠給男人吃的魚、顏色鮮艷少腥味給女人吃的魚和顏色黝黑給老人吃的魚[1]。而捕獵飛魚的文化在每年三月,飛魚隨著黑潮迴游到蘭嶼的海域,達悟族舉行招魚祭,祭典之後開始捕飛魚,但只限於晚上以火炬照明,以吸引魚群,到了四月,在白天可以用小船釣大魚,夜間則休息。五~七月,開放白天捕飛魚,這幾個月也是最繁忙的季節,但除了飛魚以外,其他的漁類不准撈捕(董恩慈,2016)。透過這樣的方式,限制了捕撈的數量及捕撈季節維持住魚群的族群量和生態。
生物資源利用在衣物的方面,因為蘭嶼氣候炎熱,達悟族人男性終年赤裸上身,穿著由採集瘤冠麻及絲芭蕉(馬尼拉麻)的植物纖維製作成的丁字褲,而女性也是穿著植物纖維編織成的斜肩方布[2]。男性則另外有魚皮戰甲,材料是由水藤及剝鯙科魚皮所縫製編成。
蘭嶼達悟族人的住家在興建時使用大量木材材當梁柱,需耗時四到五年時間採集完成,最一開始會採集一根榕樹木材,但為祭祀使用並不使用在建築,之後會再選定的樹上先雕刻好建材形狀,再將其採集下來[3]。
交通工具最著名的就是拼板舟了,達悟族人再製作拼板舟時其用材包括的樹種有大葉樹蘭、麵包樹、欖仁舅、番龍眼、銹葉野牡丹、對葉榕、大葉山欖、紅果表控木、小葉桑、貝木、蘭嶼花椒等等,都必須從活的植株上採集,每個船的構造接由特定樹種製成,再穿完接孔後,以小葉桑製成的木釘接合,最後再傳縫塞入蘭嶼紅椒根部防水[4]。
拼板舟 |
而蘭嶼島上有六個不同的部落,在自然資源的分配也有其獨特的方法,例如:在樹上如果看到劃痕或記號,代表這棵樹已經有人訂走為他未來可能是造船或蓋房子使用,其他人不能去砍它,且不同部落有自己的林場及漁場,不能互相侵犯。在其他自然資源的利用還有會使用濱槐的葉子枝葉作為洗髮精、越菊葉蔓榕作為田埂水土保持之用更能防止其他雜草進入,也避免使用化學除草劑,澤蛙及虎皮蛙等生物得以共生其中。達悟族人對於林業經營的傳統智慧也包含了生態系的永續發展,其經營可分為果樹林及用材林,其果樹林採留伐方式保留上層喬木,提供下層果樹庇蔭,帶果樹長成,逐漸汰伐上層樹種,並接續種植果樹幼苗,良好的伐採方式同時使果樹成長,也可採及老熟木枝木材多加利用。
達悟族的曆法也包含生態觀念,將可能造成多種植物的傷害,轉化成社會制約與禁忌(鄭漢文、呂勝由,2000),例如:蘭嶼秋海棠的花梗被視為不可食用的,會遭來厄運,縱使其他部位可以食用還會保留花梗來延續該物種繁殖,由此可知,原住民的生活與環境是和平共存且密不可分的。
人類在生態系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人類的活動可以影響整個生物多樣性的增減與生態系未來的發展,透過上面的整理可以看出蘭嶼達悟族人,在利用生物資源時,採取有制度且有限度的管理及取用,更近乎我們近期在說的里山倡議,在這樣的利用模式下,除了可以滿足我們對生存的需要,更能使我們身邊的自然與生物資源能永續發展,這也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與自然共生⸥的狀態。也因為當地原住民的傳統智慧,才得以將蘭嶼島上許多珍貴且稀有的生物保育下來,這樣跟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以及態度,是我們在農田地景上可以多加校法學習的目標。
公路邊的羊 |
湛藍的太平洋 |
往朗島部落的路上 |
參考文獻
王相華、張勵婉、高瑞卿(2003)蘭嶼達悟族之森林作業方式對林分結構、組成之影響。國家公園學報。13(1):75-94。
王相華、鄭漢文、潘富俊(2000)蘭嶼雅美族之植物使用方式。國家公園學報。10(2):228-248。
李政諦(2010)蘭嶼自然生態系調查與評析。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辦理計畫(編號:99407)。
張燦穩(1991)蘭嶼椰油村雅美族人漁場利用形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漢文、呂勝由(2000)蘭嶼雅美族民族植物。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68。
董恩慈、汪明輝(2016)達悟族傳統生態知識與其永續性價值。地理研究。65:143-168。
[1] http://pansci.asia/archives/117203 (2018.04.18存取)
[2] http://t.cn/Rm3iuG8 (2018.04.18 存取)
[3] http://www.dmtip.gov.tw/web/page/detail?l1=2&l2=61&l3=28&l4=140 (2018.04.18 存取)
[4] http://t.cn/RmB07QQ (2018.04.18 存取)
留言
張貼留言